中国一键 全员应急 3分钟快反体系
文化新闻共建基础标准荣誉联系我们110119120社区应急荣誉榜全民应急进行时志愿者PK公益银行我为公益做贡献全员应急演练全员应急基金全员应急联盟3分钟应急学术研究与实战探讨中医应急邻里守望公益分中心成为志愿者专业队伍3分钟应急救援站房地产学校类安保类医疗类大健康类出行类应急柜定制类开放平台成为合作伙伴变现医养救专委会一键应急基金公益救援队官方培训一键认证公益培训一键授权讲师合作伙伴培训培训资料单兵移动单兵固定单兵站(舱)平台远程值守3分钟现场服务学校一键报警房地产解决方案人安全车安全社区安全单位安全城市安全应急模组应急培训应急体验安全展馆应急保险风险评估政府采购130非急救医疗转运法律援助应急物资APP下载个人业务支持企业业务支持政府业务支持公益业务支持政策法规

学术论文 | 中国综合减灾发展趋势研究​

 二维码 35
发表时间:2024-04-28 17:24

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杨月巧

陕西省地震局 袁志祥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孔锋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向明珠

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王启欣

来源:《灾害学》期刊


摘要:综合减灾的“综合”是各灾种、各阶段和各环节的综合,是资源和手段的综合,也是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综合。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和《灾害学》期刊论文数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可知: 从灾种来看,综合减灾研究的是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气象灾害; 从过程研究来看,每一种灾害的研究都是全过程综合性研究; 从阶段性研究来看,灾前风险研究和灾后经验教训研究较多,应急救援的研究较少。总体来说,我国综合减灾研究现阶段还停留在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阶段,技术应用和行业指导作用较少。因此综合减灾发展可以增加技术和行业应用层面的研究,把新技术运用于综合减灾研究与实践,实现科学减灾。

关键词:综合减灾; 科学减灾; 发展趋势

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是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之一。单灾种一直是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灾害系统具有复杂性, 史培军分别于1991、1996、2002、2005 和2009年对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灾害复杂多样表现形式和后果使“灾害链”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史培军、文传甲、肖盛燮等研究了不同的灾变链式反应及断链减灾模式。灾害链并不能反映出灾害的复杂性。因此“综合减灾”的研究得到了发展。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查询,“综合减灾”最早于1991年金磊和高庆华发表的相关论文中提到。金磊认为城市规划要考虑综合减灾,建立综合的、交叉的“天、地、生、人”四位一体化的研究模式。高庆华论述的是沿海地区的综合减灾,但是没有给出

相应概念及含义。此后金磊在城市综合减灾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分别在城市综合减灾理念、体系、立法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韧性城市、安全城市的综合减灾规划。马宗晋和高庆华把研究重点放在“综合减灾”新理念的开拓。孔锋把研究区域由国内研究延伸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综合减灾”理念的指导下,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和社区综合减灾得到发展和落实,全国陆续开展了提高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工作。

2006 年国家减灾委员会召开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座谈会,提出“四个统筹”: 统筹抗御各类灾害,统筹做好灾害发展各个阶段的工作,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统筹运用各种减灾手段。“四个统筹”明确了综合减灾的内容。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在基本原则中将“综合减灾”的内容确定为“坚持防灾、抗灾和救灾相结合,综合推进灾害管理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工作”。《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中相应的内容修改为“坚持防灾抗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各领域、全过程的灾害管理工作”,相对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增加了资源和手段的综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把“坚持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作为基本原则之一。“统筹灾害管理、统筹综合减灾”是健全统筹协调体制的主要内容。“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包括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两个规划相比,该意见增加了科技减灾和国际交流的内容。

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应急管理部先后整合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指导安全生产类和自然灾害类应急管理工作。对于综合减灾来讲,此次改革拓展了“综合”的研究范围,由防灾减灾拓展到了安全生产领域。

通过以上分析,综合减灾的“综合”是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等人为灾害的综合,是灾害防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综合,是资源和手段的综合,也是信息技术和科技发展的综合。“综合减灾”涉及的内容广泛,这么多内容被“综合”的程度如何呢?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拟得出“综合减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综合减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综合减灾的综合分析

1.1 研究方法

综合分析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中国知网,即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是全国各行业知识创新、学习和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进入网站www. cnki. net,选“学术期刊”,“篇名”精确搜索“综合减灾”,结果显示从1991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1日,共有470篇论文。

1.2 发文数量时间趋势变化分析

“综合减灾”期刊论文发文数量时间趋势变化情况如图1 所示。“综合减灾”期刊论文发文数量按照时间趋势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1-1997年,经历缓慢增长之后在1997年达到一个数量高峰; 第二个阶段是2000-2013年,这个阶段期刊论文的整体数量明显高于第一个阶段,但是增长速度仍然较为缓慢; 第三个阶段是从2014年开始,论文数量快速增加。总体来看,“综合减灾”的期刊论文数量虽然上下波动,但是总体趋势是往上走,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增长。


图片

图1 1991-2020 年“综合减灾”期刊论文年度分布图

从发文量最多的年份来看,2018年和2019年发文量最多,为34篇;然后为2013年31篇,2004年25篇,1998年、2005年、2007 年和2012年都为23篇。该趋势与综合减灾发展的国家宏观形势相关,尤其是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新成立应急管理部将工作转向“综合减灾、大应急”,因此“综合减灾”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

1.3 论文所属学科分析

“综合减灾”期刊论文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学科方向,由表1 可知“综合减灾”期刊论文具有以下特点:

(1) 自然科学论文数量多于社会科学的论文;

(2)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论文主要集中在政策研究方面;

(3)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应用研究较少。


图片

表1 1991-2020年中国综合减灾期刊论文学科分布表

1.4 研究单位分析

(1) 从研究单位所属的省份来看,包括北京、上海市、江西省、湖北省、陕西省、四川省、湖南省、安徽省、广东省、广西、甘肃省、江苏省、浙江省等,说明综合减灾的研究在全国领域展开。

(2) 从研究单位的属性来看,集中在研究院所、协会、各级政府、高等院校,而企业的较少,说明综合减灾仍处于研究领域,实践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少。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后,综合减灾的研究成果和关注的学者都有了较大的增加,但是这些研究较多集中于政策研究方面,在行业指导方面研究的较少。这种现象与原有的灾害多头管理有关。在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前,灾害管理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所以行业应用也是分不同领域进行研究,例如地震灾害属于地震研究领域、气象灾害属于气象研究领域;2018年以后,政策层面上实现了灾害的综合,从“九龙治水”到“五指并一拳”,但应用领域仍然处于单灾种“单兵出击”状态,资源协调整合不够。

2 主要灾种的单项分析

在应急管理工作实践中,“综合减灾”是应对主要灾种为主,同时综合其他灾种。通过对主要灾种的研究分析,可以在综合减灾的实践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研究方法

(1) 研究数据来源于《灾害学》期刊的载文。《灾害学》期刊的创办本身源于“综合减灾”的概念。《灾害学》期刊于1986年创刊。1989年钱学森先生给该刊来信,建议把该期刊研究对象由自然灾害扩大到人为灾害研究,钱学森先生还帮助《灾害学》杂志翻译了期刊的英文刊名。此后于光远、郭增建、武衡、李博和李永善等学者相继主张《灾害学》走综合性研究领域。作为国内第一家把灾害作为科学问题综合讨论的刊物,《灾害学》不仅在灾害学科发行量较大,且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

(2) 研究时间的选取。综合减灾期刊论文发文量的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图1) ,结合《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执行的时间,该部分研究选取其中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即2000-2019年作为研究时间。

2.2 灾种分析

(1) 主要灾害类型分析。2000-2019 年期间《灾害学》期刊共登载2780 篇论文,其中研究方向较多的是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叠加灾害分别占总数的24%、12%、18% 和15%(图2) 。《灾害学》刊出的论文以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地震灾害研究为主,这些自然灾害也是目前对经济和社会影响最大的灾害,因此实践过程中,综合减灾研究的主要灾害是以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为主要灾害的综合减灾。

图片

图2 《灾害学》期刊研究方向分布情况

(2) 高被引论文分析。

论文的被引次数是衡量论文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表2中列出了2000-2019年被引最高的前10名论文。


图片

表2 2000-2019 年《灾害学》期刊发表的论文被引最高前十名

(1) 涉及“综合”性研究的论文。“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中的量化方法”、“区域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以重庆市为例”、“区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说明《灾害学》期刊刊出的综合性研究认可度较高。

(2) 涉及多灾种叠加研究的论文。

地震+滑坡: “国内外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

滑坡+降雨: “滑坡与降雨的耦合关系研究”。

(3) 涉及单灾种研究的论文。

地震灾害: “城市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

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进展”。

洪水灾害: “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及综合应对研究进展”。

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和洪水灾害都是我国多发、常发的灾害类型。

通过主要灾害类型分析和高被引论文分析可知,以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为主要灾害的综合减灾是研究的主要趋势。

2.3 过程分析

综合减灾,不仅是灾种的综合,还是全过程的综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减灾。根据灾害发生的过程,结合《灾害学》期刊对论文的分类,本文将论文分为预测与预警、应急救援、灾害发生机理、对策与教训、风险评估、涉及文献综述和其他7类(图3) 。其中涉及文献综述是指论文中对所研究问题作出综合性介绍或系统性阐述论文。


图片

图3 2000-2019 年《灾害学》期刊发表的论文研究领域分布

从图3可知,论文研究领域中按照论文数量多少分为四类:

(1) 涉及文献综述类研究。这部分论文数量较多,这部分论文与其他论文有重复,所以数量较多。

(2) 风险评估和对策教训研究。现有期刊论文较多集中于灾前风险预测及灾后经验总结,该结论符合综合减灾“以防为主”的工作内容。

(3) 灾害发生机理研究。灾害发生机理是应用研究的基础,对灾害内在的成因、规律等基本问题进行详尽地研究探索是了解、掌握、预报、防范灾害的最根本的方法。

(4) 应急救援和预测与预警研究。这两部分注重技术层面的研究,《灾害学》登载的文章相对较少。

通过过程分析,可以看出全过程综合减灾研究更多存在于理论层面,而技术研究较少。

2.4 多灾种演变研究

自然灾害发生时,会出现多灾种叠加、耦合或链式反应现象。在知网平台上,“期刊”名称输入“灾害学”,“时间”选取“2000-2019”,“篇名”输入“叠加”; 只有1 篇相关论文,“强震前后短期内的异常天气及灾害叠加”; “篇名”输入“耦合”,共搜索出10篇相关论文,其中与“综合减灾”相关的论文只有3篇“沿海城市多灾种耦合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以福建泉州为例”、“基于气象-地形- 水文- 地质- 人文耦合的滑坡灾害空间预警研究”和“滑坡与降雨的耦合关系研究”; “篇名”输入“灾害链”,其他条件不变,共搜索出25篇相关论文,其中有13篇是关于地震- 滑坡- 泥石流等地震地质灾害链,6篇关于暴雨- 台风- 洪涝等气象灾害链,3篇关于灾害链机理研究,1篇关于地震-旱灾链,1篇关于自然灾害→危化品技术灾害,1篇关于海洋灾害链,说明灾害“链”的研究要比“耦合”研究更受关注,且地震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是链式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与2.2节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3 主要灾种的综合分析

3.1 研究灾害类型、被引次数和研究领域相关性分析

2000-2019 年《灾害学》期刊的文献的灾害类型、被引次数和研究领域利用SPSS 软件进行了交叉分析和结果描述(表3) 。

图片

表3 2000-2019 年《灾害学》期刊的文献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论文的被引次数与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关联性较弱。论文的被引次数反映论文的重要性,该结论说明虽然综合减灾涉及多灾种,但研究灾害类型和研究领域都与被引次数关联性不大。因此综合减灾的研究不会影响论文的重要价值。

3.2 不同灾种研究热点领域分析

根据上文的研究结果说明不同灾种都有预测与预警、应急救援、灾害发生机理、对策与教训、风险评估、涉及文献综述和其他7 个方面的研究。不同灾种研究的研究热点领域分布如图4 至图6所示。

(1) 地质灾害论文热点领域偏重涉及文献综述、风险评估、灾害发生的机理等方面。

(2) 地震灾害论文热点领域在文献综述、风险评估、对策与教训、灾害发生机理等方面占比很大;

(3) 气象灾害论文涉及文献综述、风险评估研究明显多于其他领域。


图片

图4 地质灾害研究热点分布


图片

图5 地震灾害研究热点分布


图片

图6 气象灾害研究热点分布

通过热点领域分析可知,学者对不同灾种,尤其是文献综述和风险评估方面都进行了研究,为综合减灾打下了理论基础。但是不同灾害的不同过程研究重点不一致,地质灾害重在机理研究;地震灾害在机理研究和对策与教训方面也较为重视。

3.3 自然灾害与其他灾害的综合减灾

灾害是致灾因子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灾因子不仅包括自然致灾因子,也包括技术致灾因子和人为致灾因子,综合减灾不仅仅是自然灾害不同灾种的之间的综合,还包括其他灾害之间的综合。2000-2019 年期间《灾害学》期刊共发行2780篇论文中,通过“篇名”再次搜索“技术灾害”的论文只有3篇,这个方面的研究论文登载的相对较少。

4 结论

(1) 综合减灾研究已全面展开。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2018 年机构改革后,国家减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在继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的同时,开始了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这是提升全国基层综合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促进了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 综合减灾研究的是以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气象灾害为主的全灾种的综合。综合减灾不仅仅是自然灾害不同灾种的之间的综合,还包括其他灾害之间的综合。现有研究集中于自然灾害各灾种之间的综合,对于跨灾种之间的“综合”研究的较少。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灾害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叠加。同时,中国的主要危化品生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因此综

合减灾工作应包括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的综合,这方面研究工作应该继续深入。

(3) 综合减灾研究是全过程综合性研究。灾前风险综合研究和灾后经验教训研究较多,综合性应急救援研究较少。该结果与综合减灾研究还处于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阶段相对应。综合减灾的“综合”不仅是灾种、阶段和环节的综合,还是资源和手段的综合,因此综合减灾的研究要注重把新科技、新技术运用于综合减灾研究与应用。

5 本文不足之处

(1)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所研究的期刊仅选择了《灾害学》期刊,没有覆盖所有的与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相关的期刊。

(2) 人为灾害与技术灾害研究只是进行了数量上对比,没有对灾害本身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24小时服务热线
010-86461669
©2019 中国一键  版权所有
为了多救一个,再多救一个,敬请分享网站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